贵金属回收的成本涉及多个方面。首先,收集成本是不可或缺的,它涵盖了废料的价格、运输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等。收集成本的高低主要受废料的来源、数量、质量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,通常占据贵金属回收总成本的大头,占比超过60%。其次,检验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,它主要涉及到检验仪器的购置、维护以及使用费用等。检验成本则与检验方法、频率和准确度紧密相关,大约占总成本的10%。此外,分类成本虽然占比较小,但也不可忽视。它涵盖了分类设备的购置、维护和使用费用,以及分类人员的工资等。分类成本受到分类方法、效率和精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,大约占总成本的5%左右。
明确银浆类型
电子银浆:用于PCB线路、导电胶等,含银量高(70%-90%),但可能掺杂玻璃粉、有机树脂。
光伏银浆:太阳能电池用,含银量约80%-90%,含铅、铋等金属氧化物。
低温银浆:含有机溶剂(松油醇、乙基纤维素),需注意挥发性有机物(VOC)处理。
检测核心参数
含银量:通过XRF光谱仪或化学滴定法测定,决定回收经济性。
杂质类型:如镍、铜等金属杂质需针对性分离,避免影响银纯度(目标≥99.9%)。
回收工艺选择
1. 物理法(适合高纯度银浆)
离心分离:利用银颗粒与载体的密度差,分离银粉(效率约85%)。
高温焙烧:400-600℃焚烧有机物,但需控制温度防止银氧化(产生AgO需额外还原)。
风险:焚烧产生有害气体(如甲苯),需配备尾气处理系统(活性炭吸附+碱液中和)。
2. 化学法(适合复杂成分银浆)
酸溶法:硝酸溶解银(反应式:3Ag + 4HNO3 → 3AgNO3 + NO↑ + 2H2O),再用铜置换(AgNO3 + Cu → Cu(NO3)2 + Ag↓)。
氰化法:氰化钠浸出银(但剧毒,需严格许可和封闭操作)。
电解法:适用于银浓度高的溶液,纯度可达99.99%,但能耗较高。
3. 生物法(环保但效率低)
利用微生物(如硫杆菌)氧化银化合物,适合小规模实验性回收。
在钯碳废料回收里,有时会遇到氧化钯废料回收要处理的,这个是比较少见的,因为相对于钯碳应用的广泛,所以氧化钯的用途是比较少的,就那么几个用途。比如做分析试剂用,主要的还是用于制造分子筛,配制非导体材料的镀层的表面活化剂,也用于制造像电位器元件配料或是电子行业厚膜线路方面的材料,也用于一些钯系的催化剂等。主要用途就是用作还原剂与氧化剂。